市农科院黑垆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取得阶段性进展
长期定位试验是农田土壤健康研究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手段,对于研究土壤健康演变及其环境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历经47年建设的黑垆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在几代科研人员的长期坚持下,2025年,在市农科院旱农所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平凉市重点研发计划 (PL-STK-2023A-025)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PL-STK-2023B-074)项目,在国内中文CSCD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篇,揭示了长期定位试验下土壤培肥管理措施对驱动土壤健康变化、作物稳产高产的机制,为土壤质量培育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一是揭示了长期定位施肥下麦田土壤养分因子与杂草多样性的关系
利用冗余分析表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显著影响杂草的数量和密度。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肥后,小麦成熟后田间杂草总密度较不施肥田较低;单施有机肥杂草不仅数量多且生物量高;长期无机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降低麦田杂草群落密度,稳定物种多样性,促进农田的可持续生产。

二是明确了长期定位施肥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基于主成分分析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有效促进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水氮高效利用,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明确了长期定位施肥下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关系
长期单施氮肥因玉米后期早衰导致光合性能弱、产量低,与长期不施肥产量相当;而有机肥单施和有机肥配施氮磷肥促进玉米光合性能指标和产量提高,是适宜陇东旱塬区的施肥方式。要维持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提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更加适宜。

下一步,科研人员将持续优化开展黑垆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工作,利用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等现代高端技术,研究长期施肥或管理措施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揭示土壤健康演变的驱动机制,制定精准高效培肥技术,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撰稿:李利利 编辑:文静 审核:陈小刚)
上一条:无